Tuesday, April 16, 2013

Monday, April 1, 2013

哥哥。十年

用十年前寫的話紀念哥哥忌辰,這最冷一天。想不到十年如此便過去。

------
2003年4月7日香港時間下午1點

Leslie Cheung (1956 - 2003)
哥哥的遺體此刻正在火化,伴了我們半生的音容從此不在這世上。

哥哥的音樂、電影、舞台表演,貫徹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,彷彿成為我與香港的橋樑,讓這離開了家的女孩能和家有共同渡過的歲月。

本以為未來歲月不會間斷。想像哥哥會如保羅紐曼一樣,古稀年紀仍蕭灑俊朗,成就驕人。他多年的導演夢會奮鬥出成績,《張國榮作品》會是我對每一個國際電影節的最大期待。以為這悠久的暖暖的親切感會繼續牽連著家和我、過去和未來、稚氣和成熟。

四月一日您從我熟悉的文華酒店躍下來,一切突然之間變得陌生。您完結了璀璨的一生;我開始不再年輕。

伊丹十三跳樓輕生後,大江健三郎在小說中想像他已「轉移到那一邊去」,不過並非斷絕音訊,只是大江必需找到與伊丹溝通的系統和遊戲規則。哥哥去了後我忽然 想起了這書。小說封面形容這是一本弔念、療傷和思考的書。死亡,令人無法依賴過往的溝通系統。要填補與「那一邊」的疏離,弔念、療傷與思考成了未來的遊戲 規則。

拍《春光乍洩》的時候,哥哥因要回港籌備演唱會,比其他人早離開阿根庭。為了要在他臨行前的一晚完成所有鏡頭,大大擾亂並拖長了拍攝工序。Chris Doyle 在手記裡這樣寫:Leslie in a buoyant mood. Happy to be leaving. Enjoying all the chaos he's caused。哥哥,您最後的日子必然很沉痛,但心底深處,曾零星閃過一點點像那時自己離開讓世界大亂、帶點殘忍的頑皮心情嗎?

「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... 」以後,櫻花飄雪的初春總會帶點苦澀;愚人節的惡作劇會沾上一點心酸。您帶走了及留下來的一切,我們會同樣珍惜。

煙飛煙滅,繁華身後,您離開了卻散落四周。

哥哥,我們永遠念您如昔。


2003年4月6日晚上10時於溫哥華